心理文章

心理文章

家庭教育

真正自卑的孩子,不是内向、敏感,而是……

知乎上,有人列举了“自卑的孩子的几种典型表现”

很容易发怒,当他人的话刺激到自己时,就会大声责骂他人;

喜欢找借口,经不住他人的批评,哪怕是自己错了也要找借口掩盖;

心态悲观消极,想事情的心态比较悲观,甚至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向家里人发泄,因为他没有自信让自己积极乐观;

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,内心深深地自责,越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就越封闭自己,处处提防着别人…

每一种表现都很扎心!

 

也许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,他们并不内向、敏感,但是却有一个特点,就是“排外性”。

在心理学上,这类孩子可以称之为“被动攻击型人格”,是以被动方式表现强烈的攻击倾向的人格。

性格比较固执,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,但又不直接表现出来,往往通过另一种方式“暗暗较劲”。

因此,自卑的他们在各个方面不断排斥别人。


 

01、害怕暴露缺点,不愿承认错误

侄女豆豆,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争第一。因为成绩好,老师经常会表扬她。但是她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犯了错不会承认。

有一天,她在学校和另一个小朋友因为抢模型飞机起了争执,她不小心将同学的模型飞机机翼折断,双方因此动起了手。

侄女伸手打了对方,后来老师批评下她不仅拒不认错,反而在老师走后又打了那个小朋友。

老师一再要求她道歉,但是她就是不肯。

老师很头疼,问她: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
她说:如果我道了歉,大家就会看不起我,会笑话我。

看起来,她的自尊心很强。

殊不知:自尊心太强的孩子,都有着一颗敏感又自卑的心。

一个人害怕在他人面前暴露缺点,实际上是源自于内心的不自信。因为不自信,所以才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;因为自卑,所以只要被人比下去,就会焦虑不安。

自尊心强的孩子总是害怕犯错,其实是因为不愿意面对犯错后,别人对自己的不满和否定。

而孩子的这种心理,往往是由父母的过度否定所致。

一位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。

一个女孩每次考试都考满分,但是却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。

老师就问她: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?

她说:害怕会出错,老师和同学会嘲笑我。

后来,老师和女孩妈妈反映了这个情况,结果妈妈把她骂了一顿,说她“什么也干不好,长大了能干什么?”。

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和指责孩子,会让孩子即使在优秀的情况下,也恐惧暴露缺点,因为害怕别人否定的目光。一旦他的这种心理包袱越重,自卑情绪会越重,越会排斥错误。

就像这个女孩,妈妈每一次不管她做了什么,一开口都是否定和打压,这才让女儿越来越不自信。

正是这样的否定,激发了她内心的“强自尊”,久了以后,内心欲望的天平就变成了“我要获得别人的目光,让他们看见我”。

如果一个孩子太在意他人的目光,永远无法自信;只有不在意输赢,才能转自卑为自信。

父母要避免孩子的这种自卑心理,要做三个步骤:

1)不要一味打击孩子:当孩子做得不好时,父母应该要鼓励在前,批评在后,给孩子一种“你能做好”的信心。

2)不当众批评孩子:提倡“关起门来教育”,给孩子保留自尊,他才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。

3)拒绝“横向比较”:只拿孩子和自己比,这种比较不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自卑感。


 

02、害怕冲突,爱回避

网上看到一位妈妈求助:孩子小时候挺活泼开朗的,但是现在却变得内敛了起来。

有几次,邀请朋友来家里玩,孩子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出来。当时就把他拉出来和小朋友玩,他就站在那里不说话,一直跟着我的身后,悄悄进了厨房。

后来朋友说孩子的这种情况是“逃避型人格”,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么鼓励他了。

从心理学上来说,孩子喜欢回避,并不是单纯地怕社交或是冲突,而是在回避当时的感受,比如说:恐惧、愤怒和不安全感……

孩子在人格形成初期阶段,如果孩子遭受了挫败的人际关系,和不断的自尊打击,很容易让一个人陷入“逃避型人格”。

回避型人格最大的特征,是习惯性地逃避问题,因为害怕重复体验这些负面的感受,就极力避免冲突或者干脆放弃冲突。

在《潮日新闻》报道中,一位日本女性从高中时就无法融入群体。

每次到学校时,就会因为压力大而引发肚子痛。因为同学总是嘲笑她,连上厕所都被嘲笑“太臭”。

挫败的人际关系,让她越来越不敢与人相处。大学毕业后,因为找工作被拒让她越来越封闭自己,直到四十几岁都一直将自己关在家里,不敢出去与人接触。

当一个人的“社会安全感”越低,越会想尽办法与人拒绝相处,因为找不到归属感,所以排斥自己。
 

 

然而,每一个人都需要在不断交往、试探中成长和进步,所以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恐惧与他人交流的人。

让孩子找到社交的“归属感”,才会避免孩子“爱逃避”。

如此一来,父母就要摒弃对孩子的过度管教和过度保护,要教会孩子掌握基本的社交原则。


 

日本当代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,也曾为小朋友创作过一本绘本《朋友》,他在里面写道:

自己想说的话,清清楚楚说出来,还要仔细听对方的话;

有时说别人坏话不要紧,但背着人乱说就不好了;

吵架不要紧,但一群人欺负一个人,是绝对不可原谅的;

吵架了跑去跟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告状,是不是不太光彩呢……

这些正常的人际交往法则,会内化孩子良好的修养和品行,让他的未来人际关系更为和谐。

其次,教会孩子学会用“不”表达冲突和自己的愤怒。

俞飞鸿曾在《十三邀》中说:在合适的时机表达愤怒,是尊重自己感受的表现,对自己不高兴的行为要说“不”。

父母要给孩子学会拒绝的机会,让孩子知道“我可以表达情绪”。

只有在交往中,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情绪,他才不会事事逃避。

03、外表强势,极力掩盖内心的“恐惧”

一位朋友吐槽6岁的女儿,说:“她的情绪很容易翻车”。

她谈到了两件事:一件事是女儿和一个7岁的女孩一起玩下棋。女儿在赢了两局以后输了,结果就没完没了地找茬哭闹,直接喊着说不玩了,还非拉着妈妈“要回家”,嘴里说着“我讨厌她”的话。

第二件事是:她和一个女孩一起画画。当时有人夸了另一个女孩画的画很好看,她女儿就产生了嫉妒,一气之下居然将对方的画画本撕掉了。朋友当时气急了,就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,结果小姑娘不停地哭。

心理学上说,外表越强势的人,其实内心越恐惧。

虽然,我们看着有些孩子,处处争强好胜,叛逆不羁,实际上都是因为太害怕被贬低和否定,才会用“强势”推开别人。通常自卑感强的孩子,总感到不如别人,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。

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,甚至会用一些不恰当的手段去证明自己。就像那个女孩一样,讨厌别人,又撕掉对方画,就是不想通过对比来否定她。

一个时时处处都表现得很强势的人,往往证明她骨子里不够强大,所以需要以这种不好惹的姿态示人,好保护自己不被轻视或伤害。

这种观念往往是因为童年的经历所致。比如:

从小被严格要求,长大后,潜意识里还是担心父母不满意。

父母总是以输赢或名次来评判“好孩子”和“坏孩子”,而且往往喜欢盯着不足看,那么自然就会特别害怕失败。

我们要培养的是内心强大的孩子,而不是强势的孩子。

 

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,曾作过一首“治愈”自己的诗:

当我内心足够强大,你指责我,我感受到你的受伤;

你讨好我,我看到你需要认可;

你超理智,我体会你的脆弱和害怕;

你打岔,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……

作为父母,就该把这样的心理融入到教育中,及时看到孩子的行为,读懂孩子的内心,看到他、理解他、接纳他。

当孩子遇到困难,不要着急去批评教训,而是跟他说“去试试看。”

如果孩子失败了,也不要生气地去指责孩子,而是说“没事的,我们再来一次”。

作为父母,我们应该把接纳和爱传达给孩子,而不是用思想命令孩子。

鼓励、信任和理解,会让孩子不会那么畏惧困难,而且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放弃。

04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在《超越自卑》一书中提到: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。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:

有三个小孩都是第一次去动物园玩。

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面时,一个小孩躲在妈妈身后说:“我想回家。”

第二个小孩脸色发白,腿脚颤抖地站在原地说:“我一点儿都不怕。”

第三个小孩恶狠狠地瞪着狮子,问妈妈:“我能向它吐口水吗?”

孩子的自卑并不仅限于内向、敏感,有可能会过分追求表扬、心气高、爱攀比、爱面子、自负,表现得高高在上,其实内心脆弱无助.......而父母就要“抓住”孩子问题的关键,担负起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“导师”作用:

不要过分地批评和指责,保护孩子的上进心;

不要阻止孩子的情绪,让他有胆量去拒绝别人;

不要攀比孩子,让他知道自己也很优秀。

我们要在孩子心里筑下坚固的壁垒,让把勇气变成自信,有底气去面对未来的人和事。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
13986189805

微信

扫一扫 联系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