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文章

心理文章

家庭教育

“旅游3天,2个孩子喊了上百次妈……”

父母越强大,孩子越无能。

爱孩子,就不要为他包办一切,而是给他自由探索、勇敢尝试的机会。

国庆和朋友一起,带孩子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原本计划一周的行程,结果3天就被迫取消了。

朋友家是一儿一女,出门第1天,我们约好在火车站见面,结果他们踩点跑到检票口。

一见到我们,朋友的儿子就抱怨:“都怪我妈,忘记给我带凉鞋,出来了又回去拿。”

上了车后,不过2小时的车程,一会儿女儿要纸巾上厕所,一会儿儿子要吃东西。

在游玩过程中,两个十几岁的孩子,甩着膀子往前冲,朋友跟在后面背包递水。

尤其是晚上回到酒店,更是一场“喊妈”大战。

催洗澡、催刷牙、催睡觉、找衣服、肚子饿、明天穿什么、睡在哪张床......

一路上,稍有不顺,两个孩子便发脾气,不是哭闹,就是耍赖。

遇到困难,除了数落妈妈不好,便是手足无措,导致安排好的行程拖拖拉拉。

决定回来的头一天晚上,朋友气得哭了起来。

一边跟我道歉,希望提前结束行程;一边叹自己命苦,付出所有,还是教不好孩子。

考验一段关系,来一场旅行就知道。

其实,旅行又何尝不是检验家庭教育成效的利器。

看着朋友难过的样子,想着这3天无数次的“喊妈”,我不忍过多责备。

但有一句话奔涌而上:中国的父母,不是不爱孩子,而是爱得太多。

这世上,不缺爱孩子的父母,缺的是懂得爱孩子的父母。帮得了一时,护不了一世。父母爱子女,应为之计深远。

养育子女,懂得放手,是父母一生的修行。

反之,很可能养出无能的“白眼狼”。

 

01  父母抓得越紧,伤孩子越深

初有孩子的那几年,我和朋友一样,恨不能变身“金钟罩”,把孩子护在里面。

孩子个头小、身体差,便追着给他喂饭。到了8、9岁,孩子还不愿意自主进食。

总觉得孩子底子差,担心他在外面受欺负,但凡出去玩,便紧随其后,陪护左右。

在家里,哪怕他想自己拿杯水,都怕他磕着碰着。

到了幼儿园大班,孩子才勉强学会穿衣服、穿鞋子。起先,爸妈批评我,把孩子惯得不成样子,我心里怨她“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”,

然后继续给孩子找各种“不行”的理由,帮他做所有事儿。

直到孩子出现厌食症状,带他到医院检查,发现除了脾胃弱,身体没什么问题。

医生表示,很多家长都是这样,看孩子吃得少,就强迫孩子吃,结果,孩子失去了进食的乐趣。

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,从“养”到“育”,我仿佛把自己和孩子关在了笼子里。

既不相信孩子能顺利成长,也不信任自己能养好孩子,把与孩子有关的一切,都紧紧地握在手里,让孩子没有自主权,我也失去了自由。

正应了那句话:越在乎,越伤害。原以为,给了孩子最全面、最贴心的爱,殊不知,是在无形中伤害了他。

彼时,我才真正理解父母常说的“恩里生害”。它仿佛是父母精心编织的爱的网,网住了孩子的成长,也网住父母的初心。

养儿育女,不就是渴望孩子独立成人。

爱得太多、太满,等于剥夺了孩子体验和成长的机会。

没有见证过食材变美食的过程、没有尝试获得食物的不易、没有拥有选择食物的自由,又怎么可能会爱上、会珍惜食物。

舍不得放手的父母,很难养出站得起来的孩子。

 

02   父母懂得放手,孩子才有机会成长

《孩子•挑战》中,有这样一个案例:7岁的小男孩领到家务报酬后,想去商场买心仪已久的飞机模型。

然而,妈妈当时并没有空带他去,于是就跟男孩商量,能不能明天去。

迫不及待想拥有模型的男孩,向妈妈提议,自己可以独自骑车过去。

可是,当时的男孩,只是自己骑过车上学,从未独自骑车去过市中心。

得知妈妈的担心后,男孩表示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。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后,妈妈最终还是同意男孩自己去买飞机模型。

一个多小时后,男孩将飞机模型顺利买了回来。

常言道:养儿一百岁,常忧九十九。

于父母而言,放手是一个很艰难、煎熬的过程。

可是,孩子终将长大,我们也会老去,在思想上、能力上,不可能永远帮助孩子。

而一个人的能力,不是因为年龄、身体增长而增强,需要不断地练习,才能逐渐习得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:

“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手,让他们尝试想尝试的事情,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,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。”

在成为父母的这项“考试”中,父母是否敢于对孩子“放手”,是很重要、关键的一题。

很多时候,不是孩子“不行”,而是父母“不让”、“不相信”。

当孩子想自己尝试时,便代表着他们的独立意识已经崛起,父母的每次包办、拒绝、代替,传递到孩子内心的,都是“我不能”、“我不行”。

久而久之,这样的标签,便会成为孩子的影子,永随其后。

尽责的父母,习惯冲在孩子前面,代替孩子抵挡一切风雨。殊不知,风雨之后终有彩虹,而父母的身影也会遮挡彩虹的绚烂。

智慧的父母,善于退到孩子后面,协助孩子铸造自己的铠甲。

 

03   懂得放手,是父母一生的修行

很多父母都体验过“可怕的两岁”。

其实,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,“可怕的两岁”正是孩子自主意识的萌发期。

也就是说,从此时开始,父母需要克制自己的养育焦虑与恐慌,开始尝试大胆、勇敢地对孩子放手,相信孩子能行。

1. 幼儿阶段:给足信任

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呼吁:“要解放孩子的头脑、双手、双脚、空间、时间,使他们得到自由的生活,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。

”当妈多年,特别理解父母在对待幼儿阶段宝宝的矛盾心理,既希望宝宝快快长大,能够独立,又怕太早放手,让孩子受害。因此:

  • 孩子跑快了,追着提醒慢一点;
  • 孩子摔跤了,心疼不已;
  • 孩子想自己拿水,怕他烫到了......
  • 不妨设想一下,如果孩子的一生都在我们的保护下度过,是否就可以一帆风顺?
  • 答案,不得而知。既然如此,既然孩子渴望独立、渴望自己动手,与其为了安全绑住孩子的行动,不如放手,给孩子机会,让孩子去尝试。


 

  • 2. 童年阶段:给足机会
  • 老人常说:七八九,嫌死狗。这个阶段的孩子,仿佛有永远消耗不完的“鸡血”,无事逗猫,有事招人。
  • 其实,不是孩子讨人嫌。三年级左右的孩子,正处于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。比幼儿能力稍强,比少年能力稍弱,却又爱往年龄大的孩子身边凑。
  • 这时,父母不妨多给孩子机会去“创造”,多给他们安排任务。失败时,不要急着责骂,多引导孩子复盘反思;成功时,不要简单表扬,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。
  • 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:“不限制就是培养,一个缺少尝试、不犯错误的童年是可怕的,它意味着孩子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、更大的精力重新探索世界、适应生活。”
  • 给足他们犯错的机会,也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。
  • 3. 少年阶段:给足尊重
  • 听过一句很扎心的话:每个青春期的孩子,与父母终有一战。
  • 父母赢了是悲剧,孩子赢了才是喜剧。
  • 孩子临近青春期,每个毛孔,都仿佛在喷涌着“我要独立”、“我要自由”的口号。
  • 比起“可怕的两岁”,此时更令人焦虑。
  • 可是,他们的逆反表现越强烈,也正好说明了他们的独立意识正在猛烈生长。
  • 想到这里,我学着把他当成大人、当成朋友,凡事与他商量、听他的建议,条件范围内,尊重他的决定。
  • 即便条件不允许,也会解释原因、给出建议,而不是强迫。
  • 我发现,孩子是世界上最值得平等对待的群体。几乎所有的理解与尊重,都可以换来正向的反馈。
  • 特别喜欢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的一句话:“那些鸟儿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,它们的每一片羽毛,都闪耀着自主自由的光芒。”
  • 想想我们的初心,没有哪个父母,希望孩子大了,还守在身边,畏首畏尾,不敢走向世界的。
  • 成功的教育,不是让孩子顺从、听话,而是给予孩子独立、勇敢的底气与能力。放下担心、放下焦虑,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,是为人父母能交出的最圆满的答卷。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
13986189805

微信

扫一扫 联系我